“拿到亚军这个成绩,对我来说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和赛前的预判。从预选赛开始,我都没想过能进决赛轮比赛,没想到最终竟然拿了个亚军。”
————刘铭
【谈运气】——“好运气让我拿了亚军”
专门从广州过来佛山参赛的刘铭,是抱着“想练一下球”的心态参加这次佛山台球锦标赛,对于最终拿到亚军的好成绩,他说“主要是因为运气”。
“我参加了两轮的预赛才闯进决赛轮。这次比赛的赛制给了我运气,因为比赛共有4站预选赛,输了一站还能继续参赛,于是我就有机会进第二轮的四强,然后拿到参加决赛轮的资格。”
“参加决赛轮的比赛,我的签运也比较好。16进8、8进4、4进2,该赢的球、有机会赢的球都赢了,然后拿到亚军。我很享受比赛的过程。”
自认为是运气让他拿到了亚军,但是刘铭对于比赛仍有一丝遗憾。“遗憾的是决赛没有发挥出水平,特别是刚开始的两局有机会赢的,可惜被对手扳回了,然后泄了那道气,虽然后面追到2比3,但还是输了比赛。”
——刘铭在预赛中击球瞬间。
【谈比赛】——“决赛防守差,水平发挥不稳定”
刘铭总结这次比赛的经验时称,决赛防守做得有点差,水平不稳定,状态时有时无,这些问题以后都要解决掉。
“我以很轻松的心态参赛,但是也经常给自己一点压力。例如半决赛时给了自己压力,技术发挥反而要好点,专注度也很高,结果赢了对手闯进决赛。由于超额完成了任务和赛前目标,决赛时反而没有了这种‘压力’的感觉,没有斗志、没有了投入感,打得比较放松,没想到放松来打,却出现了很多低级的错误。”
“斯佳辉的进攻打得好,防守也不差。比赛过程中,我一直没有给到他压力,如果我能发挥好点,或者是在开局阶段能够2比0领先,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。其实最后两局,大家都是在每一局的尾段才确定下赢球的优势。特别是最后一局,他能单杆60多分‘扫台’,这与他有3比2的领先优势有很大关系,因为这时候这些球他敢去拼。其实我也有机会去搏一把,但是不敢放手去打,忽然有点怕输,这样就很被动了,然后输了球。”
“如果我能赢球,主要还是赢在经验上,以及一些球的合理处理上。但是我没有明显得优势。”
刘铭总结称,通过这次比赛,他觉得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,一些简单的球都进不了,“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现在的技术水平,不要掉下来。”
——刘铭在决赛中击球瞬间。
【谈威灵格基地】——“专业化训练模式在广东少见。”
除了称赞这次比赛的赛事安排很好外,刘铭还对这次比赛是以“锦标赛”的形式来举办称赞不已。
“用‘锦标赛’的形式办比赛,意味着赛事是具有持续性的,是正规的。这次比赛有预选赛、决赛,对球手的各项要求比较正式,特别是着装也很正规,比赛过程中感觉到有比赛的氛围,人很快就投入到比赛中去。这次比赛的裁判水平也很高,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。”
“威灵格台球训练基地非常专业,档次高。在广东来说,威灵格M1的台是最好打的。除了能满意球友的高要求外,这里也有专业的培训,目前有很多很有实力的学生在这里接受专业培训。基地能够坚持走专业化的模式,这样定位非常好。我了解过,像13岁的范争一等很多小孩进来这里练球后都有很大的进步,他们还经常去国外参加高水平的赛事。这种专业化训练模式目前在广东比较少见。”
刘铭希望威灵格台球训练基地能继续举办更多的专业比赛,给球友更多的练球和打正式比赛的机会。“只要有赛事就会有人参与,大家都觉得输赢不重要,只要能经常有比赛打就很开心的了。”
【谈斯诺克运动】——“走进校园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。”
今年27岁的刘铭打台球有14年了,13岁那年他看到父亲打台球时,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,“自己也去玩一下,慢慢就上瘾了,特别是看到人家球技好,自己也想去提升。”
“我现在广州主要做‘波楼’的经理,平时有空或者是没有比赛时就会去做裁判,经常和良哥(此次比赛裁判长黄俭良)一起出去执裁,这些都是我的爱好。”
刘铭对于斯诺克运动有自己的理解,“这项运动是比较静的运动,很绅士。它不像足球那样,看的时候会兴奋有激情,会有很多人参与进来。打台球的人都知道,在90年代,未满18岁是不给进去台球室的,对于不符合年龄要求的人来说,更别说可以练球、练技术了。”
“推动斯诺克运动的更大发展,必须要走进校园,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。威灵格台球训练基地可以尝试走这条路子,到校园去挑选好的苗子,免费进行培训。我和朋友曾举办大学生台球联赛,冠军只有300元,但是参加的人却有128人,足以看出这项运动的潜力人口。我了解过,他们参赛不是为了奖金而来,主要还是因为兴趣,这就说明这个运动项目的市场是很大的。”